來源:深圳新聞網發布時間:2020-12-28
“每當矛盾雙方通過自己的調解而化干戈為玉帛時,我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就油然而生,所以我熱愛我的排查員工作,也愿為鹽田街道探索創新矛盾調解新模式貢獻自己的力量。”2020年12月25日,海桐社區排查員褚蘭玉在鹽田街道召開的社會矛盾糾紛“三前移”創新項目總結工作會議上分享自己成為排查員近十個月以來的心得體會。
為創新基層治理機制,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鹽田街道堅持用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今年以來,積極探索社會矛盾糾紛“三前移”(信息摸排前移、宣傳引導前移、多元調解前移)創新項目,有效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逐步探索出一條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模式,給出了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領域的“鹽田樣板”。在12月15日舉辦的2020深圳網絡盛典評選活動中,鹽田街道憑借“三前移”項目,榮膺“深圳年度基層工作創新單位”。“三前移”項目及案例,被列入深圳經濟特區法治建設40年創新案例選編。
記者了解到,按照理想信念堅定、政策法規熟悉、熱心社會公益、專業知識扎實等要求,鹽田街道發動和組織轄區熱心老黨員、老干部、老戰士、老教師、老勞模,組建“五老熱心人士”特邀排查員隊伍,在基層末梢“有眼”“有腿”“有嘴巴”,成為項目落地實施的核心力量,以“熟悉轄區社會治理情況”“有一定知名度”“人員結構配置合理”“法律服務保障能力強”為原則,精心挑選第三方社會組織——鹽田區人民調解協會作為承辦方,隨時為排查員的調解活動提供法律援助,為整個創新項目的設計、實施、過程性管理、成效產出推介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前移”項目特邀排查員的具體工作是項目順利推進的前提保障。從2020年3月份起,排查員正式深入轄區各個服務對象,進行實地排查走訪和化解矛盾糾紛工作。一年來,6位排查員排查走訪物業小區、城中村、企業、商鋪、施工工地、醫院、學校等所有服務對象3129人次。項目運作一年來,共化解包括房屋漏水、鄰里糾紛、施工噪音、家庭矛盾、勞資糾紛、工傷賠償、合同糾紛等21類205起矛盾糾紛。
排查員的辛勤汗水是項目取得顯著成效的堅實保證和必要基礎。海桐社區排查員褚蘭玉于今年三月中旬成為“三前移”項目排查員,十個月來,她共完成走訪排查量553次,成功調解各類糾紛28宗。她認為,要把排查中發現的矛盾糾紛及時有效化解,調解工作技能技巧非常重要,調解是把法、理、情巧妙地融為一體,平衡當事人之間的利益。解決矛盾糾紛的一門藝術,要做好調解工作就必須做好“四心四情”,即“責任心、公正心、耐心、細心”和“吃透案情、融入真情、拉近感情、互換心情”。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幫助到當事人獲得合法權益是很有意義的,每次聽到當事人表達對我的認可時就特別開心,就覺得我的這份工作是很有價值的,能夠為社會調解各種問題糾紛,倍感欣慰和自豪。”沿港社區排查員張鳳娟在沿港社區工作站有十幾年的工作經歷,具有豐富的社區工作經驗,熟悉多種方言,善于溝通協調。一年來,她排查走訪和化解矛盾糾紛穩中求勝,以耐心獲得認同,在“和風細雨和潤物無聲”中實現化解矛盾糾紛目的,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處理房東群體漲租事件中,顯現出穩重的優勢和方言的魅力,心平氣和的溝通和拉近感情的幾句客家話,發揮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結大會上,鹽田街道黨工委書記張智對街道社會矛盾糾紛“三前移”創新項目取得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對排查員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感謝。張智指出,“三前移”創新項目在制度設計、過程執行和預期效果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有效避免了各類矛盾糾紛激化,進一步夯實了平安創建的群眾基礎,為轄區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一步,鹽田街道將進一步總結提升“三前移”創新項目,繼續發揮“五老熱心人士”特邀排查員隊伍和鹽田區人民調解協會的作用和效能,創新社會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園。
鹽田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人大工委主任徐富俊表示,“三前移”項目推出以來,排查員克服種種困難,在各自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為鹽田街道打造平安街道、平安社區作出了巨大貢獻。該項目具有創新性、科學性、有效性的特點,有效整合資源,搭建政府、社區、企業之間的樞紐和平臺,充分體現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也體現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
掃一掃在手機上打開當前頁